合肥护士学校_合肥学护理学校_护理专业学校-合肥卫校【招生网】

首页>安徽医科大学提升社会需求符合度 加强人才培养
安徽医科大学提升社会需求符合度 加强人才培养

提升社会需求符合度,加强人才培养

根据学校“十二五”规划确定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办学定位,学校把本科教育的总任务确定为“深化教改、服务医改、胜任岗位、追求卓越”,面向医药卫生事业,乃至健康服务业的发展需求,积极探索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如何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,积极探索医药卫生人才如何胜任医药卫生工作实际,出台了《关于强化本科教学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》,以提高质量为主题,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,以固化中心地位,深化教学改革,强化教学管理,优化教学资源为途径,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,把“卓越人才培养计划”作为推动本科教学改革的牛鼻子工程,强化本科教学基础地位,提升本科教学工作能力,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强化教学环节吻合度,加强人才培养


坚持人才培养方案持续优化。开展了新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修订,努力建立起分类培养、通专结合、优化实践、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体系。坚持教学改革持续深化。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,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,积极争取获得了11个国家“本科教学工程”项目,是国家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高校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。坚持实践育人环节持续强化。独立设置实验课程,解决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“两张皮”。出台《关于临床实践教学管理规定》,逐步建立早临床、多临床、反复临床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,着力夯实学生临床实践能力。

增强教学资源保障度,加强人才培养

加强教师队伍建设。实施“四百工程”,1人成为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,先后有11人次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。与德国海德堡大学、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校合作,每年选拔10余名青年教师公派“留洋”攻读博士学位,参加教学改革培训。加强教学基本建设。百余人次担任国家级教材编委,20余人次担任主编、副主编,使我校成为地方医学院校入选卫生部规划教材编者最多的单位之一,4部教材入选国家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。建成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,2门首批人卫社慕课课程。加强教学条件建设。跻身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计划”,获得1.67亿元的政府投入,将兴建4万平方米的医学生综合技能学习中心。启动了第二实验教学楼建设。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、基础医学先后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基础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也成为国家级中心。临床医学综合培训中心是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。

提高社会评价满意度,加强人才培养

积极构建了以贯彻医学教育标准为目标,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两大抓手,教研室和医院科室为两个平台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。理论教学把监控体系的目标渗透到各学期的三个节点,认真抓好学校教学督导员、兼职教学研究员、学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员三支队伍建设;把“三段式”综合考试落实到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,对专业基础课、专业课和临床实习每个阶段分别进行综合考核;把教学质量监控措施落实在三个层次,开展学校、学院和教研室(教学系)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质量监督。实践教学加强教学基地的准入制度、教学基地培训制度、教学基地动态评估制度“三个制度”建设。在医院层面做到分管领导、负责机构、管理人员的“三个专门”。在临床教学上强调病历书写、病例讨论、临床操作程序与方法“三个规范”。在临床教师教学上强调对实践教学的政策与制度、实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和实践教学的方法的“三个把握”。

提高三大职能贡献度,加强人才培养

创新人才培养体制,把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,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、政策倾斜教学、经费优先教学、管理服务教学、科研促进教学、医疗支撑教学、后勤保障教学、舆论宣传教学、文化引领教学的良好局面。提高科学研究水平,服务人才培养。瞄准医学科学前沿,加强基础研究,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,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升级,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。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高校,连续五年开展了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”、“七年制学生早期基础科研训练计划项目”,立项项目500余项,引导学生早进课题,早进团队,早进实验室,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。学生多次在“挑战杯”课外科技作品竞赛、创业计划竞赛、科普竞赛、数学建模竞赛、电子科技竞赛等各类赛事中获奖。充分发挥行业、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。实施“立足安徽,辐射周边,面向沿海”的临床教学基地发展战略,推进我校与9省(市、区)40余家高水平医院合作,共建“六位一体”式临床学院,吸引医院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工作。与军事医学科学院、清华大学、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、香港大学先后建立战略合作关系,联合培养医学遗传学复合型人才。